雖然不同企業的采購需求和渠道千差萬別,但完整正規的采購活動通常都有類似的步驟可尋,如果你所在的企業在采購中經常出現問題的話,不妨來看看是不是缺少相應的采購管理步驟吧~
1、發現需求
任何采購活動的開始都是為了滿足企業的某種生產、銷售或辦公需求,需求的產生方式包括內外部刺激兩種,既內部出現設備停機、庫存不足等問題需要進行的采購,或員工發現更適合企業的商品想要更換等情況。采購需求被發現之后應按照企業內部的規定和流程將需求傳達和上報,待需求得到確認后才能進行下一步驟。
2、需求描述
有采購需求的個人或部門將要購買的產品信息清晰詳細的向采購部門描述,通常包括數量、型號、最晚入庫時間等,明確的需求描述能幫助采購部門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和控制采購時間。
3、選擇供應商
供應商的管理和選擇方式朗速科技真的已經介紹過很多次了,具體的就不在重復了。不過采購步驟中的供應商選擇通常包括在已經有合作關系的供應商中選或開發新的供應商兩種,根據企業的產品需求來定。
4、制定采購合同
根據與選擇的供應商敲定的產品數量、價格、質量、配送時間等制定相應的采購合同,為了保障企業能按時收到質量符合要求的物料,合同中應包含供應商相應的責任條款。現如今合同已經成為約束供應商的重要手段,不少企業直接使用ERP采購管理系統進行合同的制作簽訂和管理,大大減少了文本工作量和流轉時間。
5、采購跟進
簽訂了合同并不代表萬無一失,采購人員還要對供應商的配貨、發貨等情況進行跟進,若發貨時間晚于原計劃需要進行催促,并根據合同條款對晚到貨的批次進行相應的處罰。
6、驗貨入庫
驗貨既包括檢查物料的數量、型號等是否與采購單相符,也包括對物料的質量和性能進行檢驗,檢驗無誤后便可與庫管交接辦理入庫。部分企業由于購買的產品有很強的技術指標,所以有專人負責檢驗工作,發現質量問題在反饋給采購部門。
7、績效評價
企業通過對需求提出者的使用評價、供應商的服務能力、價格、信譽等情況的綜合評估,對供應商進行績效評價和打分,作為判斷是否還要繼續合作或是否需要改變合作方式的依據。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