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所謂“精”就是節約投入、節約消耗資源、節約時間,尤其是控制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投入和消耗,確保在這種條件下高質量。什么是益?所謂“益”就是在現有的條件下盡可能的多產出經濟效益,實現企業擴大發展的升級目標,更加精益求精。想要精益化進行車間管理,我們應該怎么做呢?下面幾條建議應該能給您一些啟發。
1、 車間的核心思路
要將車間進行精益化生產,首先要明確,車間的中心任務就是生產。所以一切管理模式的改變和優化都要圍繞提高車間生產力來進行,所以企業應當采納所有部門的建議和意見來指定一套生產管理規范,建立一個統一并且強有力的生產組織機構。生產車間根據企業制定的生產計劃,根據車間特點全面落實生產安排,讓人、財、物可以有效的運轉,經過不斷的優化來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
2、 完善車間管理制度
不應該只是制定優秀的管理制度,而是良好的執行下去。車間應該在遵守企業規章制度的要求下,結合車間生產特點和人員特色,按照經濟責任制的原則,制定貼合車間特點的管理規范和職能安排,并落實到內部職能組、工段、班組上。由車間主任、職能組長、工段長、班組長、技術人員和工人進行實地操作,制度也不存在完美,所以應該在執行過程中問題問題不斷的解決和優化,達到最大化提升車間效益的目的。
3、 加強勞動組織安排
在智能化生產沒有實現以前,車間中員工的生產力是所有生產力中依舊最關鍵的因素。員工在生產中的行為大大影響著車間生產目標的完成情況,所以不僅要在薪酬獎罰上進行人性化調整,還應該為員工創造良好的生產制造環境。根據國外最新研究報告顯示,根據操作方法和勞動組織關系,計劃合理先進的生產定額,實行按勞分配的工作獎勵辦法,可以不斷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并且技術和文化水平甚至素質也在不斷提高,讓員工可以心情舒暢的操作熟練的進行工作,直接體現就是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
精益化管理生產車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如何制定管理制度并且良好的落實下去是每個管理者都曾思考的問題。車間管理應該從細致化開始,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的情況下不斷的進行試錯,管理的改變是一個漫長且困難過程,不可短時間內大規模改變,只能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才能達到企業精益化管理的目的。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