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擴散,國家之間的防控措施逐漸升級,已經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所在國家的正常生產和經營活動。許多跨國企業的生產供應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影響,從這次突發事件,企業發現了自身產品供應鏈的缺陷和面對風險的脆弱性,紛紛建立起供應商管理系統來加強企業對供應鏈的風險性。
1、 市場對產品的需求下降,企業銷售額呈斷崖式下跌。
2、 由于低估了疫情帶來的影響,造成企業復工受限,工廠停產帶來巨大損失。
3、 產品原料和零件的供應短缺、禁止人員流動造成的勞動力短缺、物料中斷或降低。
4、 導致大量訂單產生變動,導致成品積壓倉庫或者短缺。
5、 無法按照合同簽訂日期及時交貨造成的損失。
1、 豐富上游供應鏈多樣性,增加風險抵抗能力。
企業的供應源頭過于集中是導致這次突發事件中工廠生產線中斷的主要原因。對于這種問題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兩種辦法來解決:建立區域化供應鏈基地布局來增加供應源頭,減少對單個供應商的依賴。建立多元化的供應商網絡來提高供應短缺帶來的風險抵抗能力。
2、 一體化整合價值鏈,剝離運營來提升價值鏈競爭力。
通過對國內產業價值鏈的研究報告分析,很多企業都處在價值鏈的弱勢地位上,生產環節的價值感低,所以才在上游原材料和核心技術上被牽制,企業應該正確認識自身在整個生產鏈接中的地位,積極研發核心零部件,不在關鍵位置被別人所克制。這次疫情的沖擊影響了很多企業的正常運營,也讓企業更清楚的發現自己的短板,通過這次教訓企業更應該把有限的資源投資在辨別和強化核心競爭力上,提升自身在價值鏈中的地位,不看別人臉色說話。
3、 通過數字化、成本管控和柔性塑造,提升供應鏈效率。
疫情造成了上游供應商的減產或停產、市場對產品的需求量減少、勞動力的短缺和人力成本的上升讓企業的經營日益困難。利用下面三個方面入手,可以有效加強企業對供應鏈的管理:柔性塑造,通過加強采購的物流、制造、采購的靈活性來加快供應鏈對變化的反應能力;成本管控,通過優化產品的流程、產品標準和其他成本來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數字化,利用先進的管理工具,改善供應鏈運營現狀。
供應鏈管理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將采購的流程數字化和云端化,為企業提供高效率的同時降低供應鏈的成本,幫助企業建立抵抗供應鏈風險機制。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