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管理學者克里斯多夫曾說過:“21世紀市場上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企業,不再是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在這個選擇過剩的年代,用戶的要求變得非常挑剔,“上午下單,下午收貨”的模式已經觸手可及,這無疑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產生了巨大的挑戰。
1、 通過ERP系統打造標準研發體系。
在對上百家制造業進行調查后顯示,雖然產品研發費用只占生產成本的5%,但是卻對產品有70%的影響力。所以對研發體系和產品設計的進行建設,可以有效提高產品在市場中競爭力。開發過程管理、產品開發資料、產品開發數據管理、設計生產協同等都是研發管理中的關鍵需求,全都需要ERP來實現。
2、 利用數據挖掘客戶需求。
在數據至上的年代,利用數據驅動來挖掘客戶的潛在需求的這種思維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數字經濟的時代下,產品已經開始從功能性轉向價值型,所以企業的目標就是為客戶創造價值,從賣產品轉向引導客戶體驗,通過ERP系統中的客戶運營、來記錄客戶在交易過程中的數據和信息,讓數據智能化判斷用戶的消費習慣,從而自動提供給用戶符合其需求的產品。
3、 統計預測。
在不同的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市場的需求始終處于不穩定的狀態,所以敏感的需求感知變得極其重要。傳統的預測統計分析只能分析出中長期的規律,但是需求感知可以實時分析每天的訂單、發貨、消耗等數據,以便快速發現其中的異常問題,讓需求預測更為精準,從而對業務進行及時的調整。利用互聯網平臺,實施取得經銷商業務流程中的銷售數據和終端數據,可以建立起以需求為驅動的供應鏈體系。
4、 協同預測。
協同預測是在業務流程開始前,預測業務會涉及的部門和協同事項,將所有事情都進行預先安排,在業務開始后讓其快速的完成,減少了部門之間的準備時間,和協同問題,大大提高了業務完成效率。因此我們需要要讓所有部門都參與進來,分別負責找出自身問題加以優化,并積極配合同級部門完成對接,在業務流程中找出規律,形成共同的需求,從而打通信息孤島,建立起來一個信息透明化,協作高效的一體化平臺,有效的加起來供應鏈的銜接。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