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ERP項目本身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環節多,實施周期長,對企業的財務實力、技術實力和人員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貿易流通和服務業沒有制造業復雜,其信息化的范圍主要是財務和進銷存管理。制造企業比商業和服務業復雜得多,其過程管理、計劃和生產控制都有一定的門檻和學習難度。
在當今ERP普及的時代,很多企業都應用了ERP,但應用的深度和廣度差別很大,很少有企業在制造業成功應用制造ERP。制造業信息化為什么難以實施和成功?
制造ERP軟件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
現代企業的車間是動態復雜的。面對可視化調度、訂單緊急插入、車間實時跟蹤、精細管控的需求,市場上很多制造ERP軟件往往表現不佳,標準化功能不足以進行工業應用,導致無法充分發揮ERP的應用效益。很多時候,企業想用制造ERP管理,但經過調查發現,真正能滿足企業復雜生產需求的很少,于是選擇了暫停或放棄。原因是制造模式多樣,需求復雜,需要大量的工業研發,這就必然需要制造ERP廠商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不容易。
制造業本身的需求是復雜的。
制造企業材料種類多,產品結構復雜。隨著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計劃、采購和生產模式也在不斷變化。要考慮的因素很多,不可控因素更多。所以制造ERP投入大,實施難度大,效果不一定明顯。與商業流通和服務業相比,它通常是一個短、快、易實施、易交付的項目,在制造業成功實施ERP并不容易。
制造ERP對基礎管理的要求很高。
制造ERP的成功運作需要準確及時的基礎數據,如準確的BOM和庫存數據、工時定額數據、工藝路線數據、加工質量和機器數據采集,這些都來源于良好的現場管理秩序和扎實的基礎管理,也是ERP對制造企業的基本要求。對于習慣于粗放管理的中小制造企業來說,整頓規范管理不是一天的事。
員工素養很難匹配。
工廠工作環境差,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員工文化素質有限,傾向于拒絕制造ERP。員工素質跟不上,信息化意識淡漠,人員流動性強,這些都是很多工廠在實施制造ERP時遇到的現實問題。
企業資金有限。
中國的制造企業大多處于產業鏈的低端。他們要么為大工廠加工組裝零部件,要么為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所有者代工,利潤低,效益差。近年來,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增長過快,企業運營難度加大,沒有心思投資信息化。不敢投資或投資不足直接導致制造ERP實施和成功的難度。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