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基本每家醫院都響應號召進行了信息化平臺的搭建,但不管是HIS系統還是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在醫院中的使用率都很低,到底該如何做才能改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的使用效果呢?
1、系統使用容易出錯
即使是知名品牌廠商開發的相對成熟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也經常報錯,尤其是在安裝初期,經常出現卡死或停機的情況,嚴重影響使用積極性。同時,流程設置中的一些地方不符合醫院的實際情況,尤其是采購審批流程和設備維修服務流程不符合醫院的實際審批程序。
2、系統使用率不高
安裝了醫療設備管理系統后,大多數單位很少使用該軟件,不少單位甚至只是為了應付上級的檢查,滿足上級主管部門對設備科信息管理的要求,最多的是將其作為有限的幾個項目,如固定資產登記和管理、供應商檔案和設備相關資料歸檔等,而其它一些項目,如采購流程、維修流程等,很少使用,甚至不使用。同時,由于醫院信息系統數量龐大,臨床科室和醫院領導沒有時間管理,導致利用率嚴重不足。
3、系統使用初期管理混亂
一些醫院在實施設備管理系統的初期,設備科及相關業務部門對信息化改造和升級寄予厚望,期望通過該系統能夠減輕工作負擔,提高工作效率,但實際實施下來卻令人頗感失望,管理效率大大降低。
一方面,新系統不能及時啟動,部分醫院在安裝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是空白系統,以前醫院信息系統中的固定資產等數據沒有導入新系統;另一方面,部門的采購需求不能通過管理軟件正常及時地提交給設備科,或者順利到達設備科后不能提交給主管醫院的領導和院長,因此紙質報告只能以傳統的方式發送給設備科,導致部門的采購需求不能及時得到滿足,設備和耗材不能及時補充。
1、組織得當,論證詳細
醫療設備管理系統本質上是一個從項目建立到實施的系統工程,需要一個完整的組織來完成。如果組織管理混亂,開發過程不拘小節,混亂無序,很難說這個項目會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說,最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的組織項目,保證軟件開發的高效率。這就需要更清晰地審視軟件開發中的問題,根據軟件的特點和醫院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論證,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突破重點,效益優先,合理劃分項目團隊,合理規劃和安排醫院需求。
2、反復溝通,設計無死角
不合理的醫療設備管理系統直接導致后期使用困難,設備管理軟件能否發揮應有的作用,取決于醫院和軟件公司在開發過程中的無縫銜接。因此,建立溝通機制和平臺,輔之以整體規劃,可以在實施過程中少走彎路。溝通要注意細節,溝通過程中要保留工作記錄,遇到問題要及時填寫問題報告,與軟件公司交流的文件和方案要統一管理,既有利于需求的明確表達,如果有整個工作過程的記錄,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以及以后如何改進和避免,也便于實施完成后總結。
3、準備充分,解決問題
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都應該提前布局,避免臨時抱佛腳。首先,在項目負責人的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具備基本網絡診斷和分析能力的人,至少能對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其次,要與軟件公司充分溝通,了解軟件所需的硬件環境,避免出現服務器和網絡環境跟不上,或者與其他應用軟件和殺毒軟件沖突等問題;最后,要準備有一定的容錯性和期待。有時候新安裝的客戶端軟件運行速度確實不能令人滿意,用戶登錄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會出現超時、卡死、死機等錯誤。這時候醫院如果否認軟件本身,或者拒絕留下隱患,必然會影響到以后的使用,所以需要正視問題,向軟件公司提出解決方案。
4、積極動員,強化培訓
對于有關人員認識不足、積極性不高、操作能力有限的問題,一方面要通過內部動員,積極闡述設備管理系統使用的意義,通過軟件公司努力展示軟件的功能,明確該功能的作用,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從而形成共識,使全體員工積極學習和使用設備管理系統;另一方面要延長培訓時間,深化培訓內容,讓廣大員工熟練掌握操作技能。同時對軟件公司明確提出后續服務要求,工程師必須在前兩周或一個月內,24小時內及時留在現場或提供遠程協助。
5、形成制度,規范管理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這是幾乎所有軟件系統實施的原則,我們所使用的醫療器械管理系統也遵循這一原則。軟件安裝后,維護管理系統是關鍵。設備管理系統的使用應以醫院出具的正式文件形式納入信息管理的規章制度,明確分工和崗位職責,提出考核制度和指標,形成長效管理機制,確保軟件使用流暢、數據保護、正確無誤、預防事故。
微信公眾號